师者风范

【立德树人】曾玉彬:扎根边疆的绿花,延续永恒的胡杨精神

发布时间:2022-05-06 来源: 点击量:[776]

编者按:为进一步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委教师工作部特别推出《立德树人》专题,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展示我校教师队伍典型事迹和优秀案例。本期,我们将看到一位深深扎根边疆的女性,用自己的光和热让大漠开花,让桃李满园。


二十年对一位女性而言往往意味着从风华正当时到青丝隐白发,我们常见到她们在城市里的钢筋丛林里盛放,但她,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副教授曾玉彬,却选择了扎根新疆,用自己的学识与双手治净污水换来了绿水青山,用自己的温柔与坚韧让大漠里也开出动人的花。

扎根边疆,治污净水

曾玉彬扎根新疆二十余载,致力于油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新疆油田地处戈壁荒漠,当地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水资源极度匮乏,能源开采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她不畏艰难,常年顶着零下20℃的极寒或40℃的高温,克服漫天风沙和毒虫叮咬,穿梭在间隔数百公里的油田之间;她忍住工业污水的刺鼻和腐蚀,潜心攻关,聚焦能源企业技术难题和地方生态保护需要,突破性解决了石油复杂采出水处理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多次被中国环境报、中国石油报评价将污水“变废为宝”,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淡水资源,更实现了油田绿色生产,在支援新疆建设“三基地一通道”的国家战略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石油采出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特别在新疆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里要同时做到低污染排放和低成本运行,是极不容易的事。曾玉彬充分利用她丰富的工作学习经历以及武汉大学多学科优势,融汇使用物理、化学、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等多元手段,探寻理论机理、研发关键技术、开展应用推广,全链条地为“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贡献科技智慧。她通过调控平衡旋动反应吸附法处理回用技术、气浮-生物处理-过滤技术等解决了一系列工程难题,成功应用于新疆油田20个稀稠油采出水站,累计处理污水8亿多立方并100%达标回用,污染物减排量巨大。为油田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亿元节约了大量清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所有这些离不开蹲守一线的艰苦试验,二十年如一日的科研攻关。然而,她的很多成果出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地方企业发展考虑,不便于去发大文章报大奖,她对此丝毫不在意,看着油田环境改善,想到边疆产业蓬勃发展,她认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对科技工作者最好的褒奖。

边疆发展相对滞后,技术匮乏人才不足的问题一直亟待解决,抱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想法,她亲自主导建设了自治区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为当地培养200多名技术人员。历尽多年的苦心栽培,这些技术人员也都已经成长为可以在新疆污水处理方向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曾1.png 

育德育人,下自成蹊

在为边疆污水治理尽心尽力的同时,曾玉彬也为武汉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她主持完成了武汉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新增学士学位授权,与克拉玛依市、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地方和企业院所共建技术服务平台。近5年她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获授权国内专利14项,全部专利实现了转化。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以及湖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在武大任教12年间,她工作细致入微,为学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她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进度并积极跟进,成为了学生科研路上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可靠的路标。她主动开展多次联合培训与交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极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近年来指导培养的学生先后获得了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学术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曾2.png

在平时和学生的相处中,她亦是平易近人,亦师亦友,尽最大努力给学生以关怀。她乐于与年轻的学生们打成一片,面对学生的困难,她更是总会在第一时间尽最大努力施以援手,在充分照顾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给予帮助,使得学生没有了后顾之忧。当她的学生因病入院时,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此后更是每日关照,让在身在异乡家人不便赶来的学生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怀。正是她对学生工作的高度要求和对学生生活的充分关照,学生们都对她十分感激。每年樱花盛开之际,她的学生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回校看望她,在一年年的樱花树下留下了一年年的记忆。

二十多年三尺讲台执教,她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二十载边疆大漠深耕,她兢兢业业如一颗胡杨。她身上鲜少见到疲态,总是积极的、阳光的、昂首挺胸的。她从不因为在边疆取得的巨大成果而志得意满,也从不因为眼前的苦难望而却步。她永远温柔而坚定,谦逊而博学,她躬身在祖国的大地上行文,一笔一划皆是风采。


 (动力与机械学院供稿)


版权所有 © 武汉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邮编:430072